张旖芸,从小我就认识的一个女生。因为我们父亲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,所以我们常常有机会见到面,甚至是一同出游的机会。我们小时候,我们老爸老爱举办旅行团,召集了他们当中的几个朋友,带领全家大小一起到处去吃喝玩乐。所以,严格来说,旖芸也是我的童年玩伴之一。
还记得我们那个年代,电脑还不是那么普遍,而且电脑还是用着厚厚的荧幕机,甚至连网络还没那么普及化。那时候,我们还很小,旖芸还住在她的老家。有一次,我们到她们家做客,还玩起了她们家的电脑。除了把她们家电脑里的游戏统统玩一遍之外,还破了她们的原记录,创下最高分,实在是童年时候的荣耀!
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关系,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始念同一班。在小学那几年,几乎每个老师们都把旖芸的名字念错,把“仪筠”念成了“仪均”,导致我们全班都摆了个大乌龙,统统把她的名字叫错。这个美丽的错误一直延续到小学五年级才有所改善,不过到最后她把名字换成了“旖芸”,之后就没有人再念错她的名字啦!
高一时期,我们班有个创举,就是全班四十多位同学一起合演了《四咖夜总会》。而这场大型表演秀的发源地,就是旖芸当时的新家。据说,旖芸新家有个隔音房,是平时用来点唱用的,所以里头拥有很齐全的音响设施。当年的隔音房内,有许多人类在里头绞尽脑汁,为当年的戏剧比赛构思点子。除此之外,当年这间隔音房还是我们《四咖夜总会》的彩排地点,虽然彩排的次数也只有那么一次。
高二时期,我前面坐着的是稼幸和佳燕,旁边坐着的是家权,而后边坐着的是子莹和旖芸,所以我整个高二生涯都被一群美女包围着。别羡慕我艳福不浅,那可是一个女人们正上演着《班心计》的年代。我当年的位子正身处在一群女人的中间,那可是当年重要的站了之一。还好《班心计》不像闽南语长剧那样漫长,不然我最后一定会成为炮灰。
公民意识这个科目打从中学出现在我们中学生活开始,就一直惨遭被忽略。无论是老师或是学生,都把这个科目当作是中学生涯的娱性节目时段,没有上课和功课,只有胡闹和玩乐。但有一年的公民意识却意外的要我们分组作报告,于是,旖芸,子莹,家权和我就形成一组。
我们做报告基地,当然是旖芸家。当年我们在旖芸家把一只只的米奇老鼠印在了报告里,不要说老师,就连我们自己看了心里还是有点小兴奋,因为那几只老鼠、鸭子和公狗实在是太可爱了,无论是你是一岁还是八十岁,都不会对他们感到厌恶。不过当年做报告也只是一个借口,报告还没进行到一半,我们就跑到隔音房里开唱,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,唱到最后大家都舍不得离开了。
旖芸从小就开始学钢琴,而我在中学时期也因为华乐而开始接触大提琴。作为学音乐的孩子的我们,有一天突然兴起说要找一首曲子来合奏。在精心挑选之下,我找了一首《风居住的街道》。谱也找到了,乐手也有了,可是正当我要开始练习时,却发现到这是一首充满着无限难度的歌曲,那个调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调调。对于旖芸这位钢琴家来说当然是小意思,但我却怎么练都连不好,所以这场所谓的音乐上的世纪合作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。
中学时期上课的最后一天,是我们中学生涯最欢乐的一天。虽然考试近在眉梢,但我们还是尽情玩乐、尽情拍照。那时我们四十几个人最后一次一起身处在同一个课室里,是一个属于我们的课室。虽然到最后陪伴我们一年之久的布告栏最终还是要一一的被拆下来,我们铺上礼物纸的桌子还是被逼要拆除,但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中学岁月,却是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。
小学毕业是一个小阶段,即使在毕业典礼哭得很难过,但一踏入中学校门口,却又见到一张张一模一样的脸庞。但中学毕业之后,大家就会各分东西了,往自己的梦想向外飞奔。虽然有些同学还是会常常碰到,但有些同学却了无音讯,只能透过别人口中来打探他们的境况。虽然我们没有所谓的毕业典礼,也没有一个全员到齐的毕业旅行,但是我们却共同经历了最美好的难忘时光。从三把蛮风扇的烤炉到有六把风扇的凉爽课室,短短的那两年却是让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回忆,最珍贵的友情。
《属于我们的小故事》只是我们精彩生活的冰山一角,更多漂亮的回忆,都存放在了大家的脑海里。虽然《属于我们的小故事》的高中同学的篇章已暂时告一段落,但我们的友谊之路却不会因此中断。希望大家还能保持联络,以创造更多更精彩的回忆。也希望属于我们的同学会能够早日落实,好让大家有机会再度聚首,回到我们最美好、最青春洋溢的那几年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